公司学校专业咨询机构中介个人总动员
据本报联合四大网站进行的一项名为“将职业格式化进行到底”的调查显示,有九成以上的职业人存在着职业发展方面的各种困惑,而在面临困惑时,有半数的人选择了看相关方面的书籍来“解惑”,只有一成人选择了找专业咨询机构、公司或所在学校进行帮助。有关专家认为,职业指导帮助不应该只靠个人看书得来,应该由专业咨询机构、单位、学校和政府部门共同向职业人提供帮助。
■个人首先想到自我解决职业咨询价格仍需磨合
职业人是否需要职业帮助呢?据本报的调查显示,在有1362人参与的关于“职业生涯中是否会遇到困惑”的调查中,有1242人认为自己存在各方面的困惑,占总人数的92%。在参与调查的人群中,有10%的人认为自己职业发展方面的知识或经验状况“几乎是空白”,有30%的人认为自己在此方面掌握的“很少”,另有39%的人认为自己在此方面所掌握知识“一般”,而分别只有11%和1.8%的人认为自己在此方面的知识“比较多”或“很多”。
看来个人对职业帮助可谓求“知”若渴,但在调查中显示,53%的人说他们“看有关职业发展方面的书籍”,26%的人则选择了“向朋友述说”,还有10%的人束手无策,除去4%的人还有自己的“其他办法外”,只有7%的人选择了“向专业的职业顾问进行咨询”。
专家分析,对职业测评和职业指导不够了解,与目前职业测评市场发展不够完善有关。据了解,北京市具有职业指导资质的人员全加起来还不到450人,而每年北京人才市场求职人员约有200万人,二者相比约为1:5778。而能独立开展职业生涯设计业务的公司和机构更是凤毛麟角。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个人宁愿采取"自助"的方式解决自己的问题,在价格方面上也与提供此类服务的机构有所分歧,大部分人认为此类机构提供服务收费过高。据统计,根据公司不同和选择设计范围不同,专业机构收费一般在200元到2000元不等,而其中咨询费每小时则至少要100元以上。相对而言一些中介机构或网站新推出的职业指导价钱会相对便宜一些,但大多也都不低于50元,现在也有一些中介机构或网站推出了免费职业咨询服务和职业指导服务,但其毕竟是极少数,而且僧多粥少满足不了大部分人的需求。而本报的调查显示,到相应机构咨询的个人,其心理价位则要相对低的多,其中有22%的人认为免费最合适,60%的人认为自己可以接受的价格为50元到200元的心理价位,能够接受500元到1000元和1000元以上的人则分别只有3%和2%。
■八成公司缺少职业指导
非典时期各个公司纷纷加强职业指导帮助特别是心理方面的帮助,其主要是因为害怕员工受到“非典后遗症”的骚扰。
专家建议,不只是在非常时期,平时员工也急需公司提供相应的职业指导服务。目前,为员工提供职业指导服务的公司,主要是靠求助于猎头和人力资源公司在公司内部进行内训。
现在许多大公司都意识到职业指导帮助对员工和公司来说是双赢的,并提供相应的职业发展规划,据联想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公司为员工提供多条发展路径,帮助个人实践在联想的职业发展。除了“经理-高级经理/总监-总经理-副总裁-总裁”的管理发展路径外,联想首先从研发人员开始建立专业发展道路———推出了联想自己的技术职称体系。有志于在专业方面精深发展的研发人员可以沿着“助理工程师-工程师-主管工程师-资深工程师-副主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的路径发展,公司通过制度保障高级研发人员的责权利匹配。
虽然现在许多公司增强了对职工进行职业指导帮助的意识,但调查表明,有87%的人表示自己的公司未引进针对员工的人才测评等方面的帮助和服务,而其中有82%的人明确表示希望公司能够为自己提供此类服务,只有不到2%的人不希望公司提供此项服务,另有16%的人对此表示无所谓。可见,公司引入相关的职业指导是必要的,但首先要提高公司对此的重视程度。
■中介:指导与就业相结合
中介在职业指导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与就业相结合。近日,为促进人才中介服务多样性,市人事局也已经决定加大对人才市场的引导力度,鼓励发展猎头、择业咨询、职业测评等新型服务,这说明职业指导与就业相结合的趋势势在必行。
尽管目前,就记者所了解的情况来看,中介机构在职业指导方面所做的工作并不算多,中关村人才市场的陈鹏告诉记者,中心已准备开办人才测评咨询等服务,并可以在测评结果上盖章,证明其在市场内测评并具备某方面相关能力,这样在其人才市场举办的固定招聘会上或进行代理求职时可以得到相应证明。北京人才市场经理郭卫东告诉记者,求职者在逛中介举办的招聘会的同时或之前,也可使用中介所提供的职业测评或职业指导服务,这样在求职的时候对自己就更有把握,对所想从事的行业有把握,从而百战百胜。
■学生急需职业帮助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的周文霞和北京中青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培训总监李君提出,职业规划市场的主要对象是大学毕业生,而职业规划的指导都要收钱,但是刚毕业的学生没有收入如何支付这些钱呢?咨询中介是否可以和学校合作来解决就业问题。
本报的调查显示,87%的人表示大学毕业时没有得到学校提供的相关职业发展方面的知识或帮助,“其实,大学中就应该引入职业指导,毕业再做还是有些晚。”
刘远我博士则认为,中学生特别是高中毕业生很有必要进行职业测评等职业指导,因为中学生面临着大学选专业的问题,最好能一开始就选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专业,将职业指导引入大学甚至中学是非常必要的。(作者:李涛/北京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