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报道,据北京市统计局的调查,北京市非典疫情得到控制后,74.5%的企、事业、机关单位不准备新增员工,明确有增加员工计划的单位仅有12.5%,其余处于观望状态。
分行业来看,明确要增加员工的企业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分别占22.9%、20%和18.2%。
调查数据表明:只有7.8%的企、事业、机关单位在非典过后急于增加员工。在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企业中占20%;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为17.8%;在建筑业企业中为12.8%。
准备增加员工的企、事业、机关单位中,对外地来京人员的需求占总量59.1%。其中,建筑业企业的需求高达94.4%;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性企业的需求为71.4%;制造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的需求分别为48.9%和48.6%。
另外,在准备增加的短期工或小时工中,需求的外地来京人员占85.7%;准备增加的长期工中,需求的外地来京人员仅占31.1%。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对外地来京人员的短期工或小时工需求比例较高,分别为98.1%、87.5%和81.8%。(记者苏敏)
非典期北京1/4从业者收入降低
据北京市统计局今天公布的“非典时期企、事业、机关单位用工与收入调查情况”,5月份北京市从业人员人均劳动报酬为1497元。在全市2235个单位中,2/3的单位从业人员收入持平,收入降低的仅占1/4。
调查显示,非典使得北京的住宿餐饮、交通运输、居民服务、卫生等4大行业薪酬锐减。减幅20%以下的占21.3%;减幅20%-39%的占42.4%;减幅40%至59%的占25.5%,减幅在60%及以上的占10.8%。住宿和餐饮业5月份人均劳动报酬为946元,为18个行业最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人均劳动报酬为1048元;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人均劳动报酬为1090元;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人均收入水平虽略高于全市,但直接受益者不普遍,两成单位薪酬增加,减薪的单位达3成。
调查还显示,虽然多数单位个人收入未增,但单位发给职工的药品、物品和现金有增加。9成单位为职工发放了抗非典的药品、物品,折合人民币人均约为158元。其中金融业、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发放的药品、物品人均410元。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与娱乐业等行业发放的药品、物品人均超过2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