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加入院校 |
|
参会企业 |
|
|
|
|
|
素质教育与大学教学改革 |
一、素质教育与教学过程的融合是大学教学改革的关键
尽管高校的教学改革已进行了多年,但从总体上看,目前大学的教学过程并没有真正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按照素质教育的思想,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要通过学校的各种教育,把对学生而言是外在的知识和感受内化为学生个人内在的、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从而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在大学的教学过程中,传授必要的知识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很强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健全的人格。而目前大学中,无论是培养模式还是教学过程、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还没有真正体现这一精神。因此,对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形成的教学过程来一番彻底的改造,真正做到素质教育与大学教学过程的融合是推进高校教学改革的关键。多年实践表明,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是观念上真正、彻底的转变不容易,要在行动上实施就更不容易了。同时,我们的教师本身就是由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多年教学工作养成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要改也难,加上还有环境、条件、氛围、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这也就是教学改革搞了多年而成效并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小范围、局部的改革和试点经过艰苦努力能见成效,要大面积推广实施,坚持下去,在全局上形成气候就比较艰难了。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是“融合”的基础
1.加强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对长期以来我国过分专业化的高等教育导致人的片面发展的一种矫正。通识教育课程包括了比较广泛的人文、自然科学、体育和工具技能性课程(外语、计算机等),基本上涵盖了大学中主要的公共课程和基础课。通常,人们把“基础”理解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今天看来,这是从知识传授的角度提出来的带有一定片面性的看法。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基础”还应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此外,通识教育课程涉及的应该是基础性、综合性、有效性以及可迁移性都比较强的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具备对今后快速变化社会的适应能力。近几年来,各校增加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文化素养方面的课程,很有必要。但是,一个人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个性心理品质以及正确对待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等体现人文精神的培育,更要靠环境和氛围的熏陶,靠把人文精神的培养渗透到所有课程和实践环节的教学中去,这也是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此外,从终身教育的观点看,当今大学教育在人一生中的“基础性”更为明显,加强通识教育、加强基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注重学科交叉
学科交叉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从学科的整体发展与综合化出发,合理构建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整合、重组课程无疑是构建培养方案时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要给学生整体性的知识,注重其他学科知识对本学科的影响及在本学科领域中的应用,更要在精选知识、交叉融合上下功夫,搞好整体优化。切忌将新知识机械地叠加或简单地照搬相关专业的课程。此外,要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技术与发展动向,拓宽学生的视野。
3.重构实践教学体系
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应该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构建科学合理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必须为学生构筑一个合理的实践能力体系,并从整体上策划每个实践教学环节。这种实践教学体系是与理论教学平行而又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比较强的实践环境,让每个大学生在4年中能经过多个这种实践环节的培养和训练,这不仅能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技能与实践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有好处。
4.正确把握培养方案中学生学习的量与度,为学生自主学习、发展个性留有足够的余地
近几年,培养方案中4年理论课的总学时一减再减,从原来的3000多降到目前多数院校的2400左右,确实花了一番功夫,反映了教育思想观念转变和教学改革的成效。但教师普遍觉得内容与学时的矛盾很大;可现实情况是学生的时间又被占得比较满,自主学习的空间往往所剩无几。制订培养方案时对知识点考虑太多是矛盾的主要原因。老的课程经过精简、压缩、整合,腾出了一些时间,但新的内容太多,课程排得满满的,学生哪有余力去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参加自己爱好的活动或发展自己的特长呢?解决问题的出路是不仅在总体上、而且每一门课程都要作进一步的精选、整合和精简,新的内容是学不完的,关键是要善于从“广而博”中选择、重构“少而精”的教学内容,着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我认为,只要安排得当,总学时还可以再降下来。当然,照目前的情况,留出了一定的时间,一部分学生未必能很好地去学习与利用,还得在学风建设上下功夫。
三、把教与学的关系转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1.素质教育更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强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教”虽然重要,但毕竟是外在的东西,“学”才是内在的。学生要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使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归根结底要依靠他们自己的努力,学校和教师不能包办。因此,要树立“以学为本”、“教是为了不教”的观念。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主动构建自己知识与能力结构的自主性;强调学习上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方法,是“学为主体”的具体体现。目前的大学生总体上还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是到了要下决心改变这种状况的时候了。
2.要研究教师如何教,更要研究学生如何学
我们搞了多年的教学研究,基本上是研究教师如何教,而研究学生如何学的很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多研究一些“学”的问题。比如,怎样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怎样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学习?怎样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状况如何?最希望学校和教师为他们解决什么问题?……如果我们深入学生,多做些调查研究,必然会引发出许多深化教学改革的鲜活课题,开辟教学改革的新思路。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去关注,因为,大学毕竟是为学生办的,大学是大学生的大学,学校是为学生服务的。
四、素质教育呼唤教学管理的创新
1.教学管理思想观念的变革是管理创新的基础
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以面向基层、面向教学第一线、面向服务对象为原则。教学管理的目的是调动师生投入教与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任何一项教学管理政策、制度和措施的出台都要有利于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教,也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过去整齐划一、统得太死的教学管理模式必须进行改革。
2.教学管理要为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服务
为了把素质教育的思想融入各个教学环节中,处理好下列8个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当前更应强调整体优化;微观与宏观的关系,当前更应强调宏观;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当前更应强调改革、创新和发展;专业与“非专业”的关系,当前更应强调“非专业”的内容;基础与“非基础性”的关系,当前更应强调提炼出真正是基础性的内容;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当前更应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当前更应强调三者结合,以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主要目标;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当前更应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
3.正确处理严格、规范与灵活性之间的关系,为学生发展个性、创造性地学习留下足够的余地,营造有利的氛围
学校的一切限制性规章制度只是为了使学生不逾越社会的道德标准,履行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以及达到专业培养最基本的要求,除此而外,都只能是引导而不是限制。应该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管理制度,这种管理既严格,又不一刀切;既规范,又有一定的柔性与弹性;既明确体现了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又能为发展学生个性、支持尖子学生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要正确处理严格规范、统一要求与灵活性、柔性、弹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从管理的角度讲,一所大学在培养人才上要做的主要工作,无非是为学生成才提供一切有利的环境和条件,让他们能在学术气氛浓郁、宽松活跃的环境中成长。
4.制订合理的政策,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投入教学改革的主动性与工作积极性
高校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这是一个在道理上十分清楚,但要真正落到实处就不那么容易的问题。可以说,大多数学校在科研与教学的政策上,往往是前者硬、后者软;前者具体、后者模糊;前者是学校的热点,而后者则口头上重要、落实起来又十分空泛。结果必然使得教师感到教学是软的、过得去就行,科研压力大、有吸引力;教学没搞头,不如搞科研实在。这就大大影响了教师对教学的投入。只有在我们的政策使教师感到加大对教学的投入、搞教学改革值得、有吸引力、有奔头的情况下,才会真正出现教学改革的高潮,才能逐步做到素质教育与教学过程的融合,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才有希望。这是一个值得教育行政部门与每一所大学领导深思与认真探索的问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