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报道,对于1999年自认为很幸运赶上了“扩招”头班车的那批大学生来说,当时间指向2003年的时候,他们开始发现如何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已经成了一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开始奔走于各个招聘会,不放过一次面试的机会,为的只是一份在以前看来很容易的工作合同。
不管是年前的招聘会还是昨天市三大人才市场所举办的招聘会,都是一样的人头涌动,都是一样充满了期待与渴望———但现实的残酷性往往使这些满怀希望的大学生乘兴而来,失望而归。昨天在贵州路人才市场,一位学国际贸易的专科学生面对记者的采访没有一丝笑容,她反复说:“专科生不好找工作,现在对学历要求太高了。”虽然复印的几十份求职材料只剩下了几份,但她对前景并未抱太大希望,“我还要去山东路人才市场看看。”她一边说一边急匆匆走了。一位母亲陪着学机械专业的女儿从外地来青岛找工作,她们的要求很简单———就是留在青岛,但一天下来,能带给她们希望的单位还没有。
据有关专业人士介绍,超载的人才市场已然成为2003年一个最显著的特征。除去正常的人才流动以及其他失业、下岗再就业的人群,等待就业的大学毕业生除了比2002年增加67万人、增幅接近50%的212万应届毕业生外,还有一批去年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规定,2002年的毕业生在离校前仍未落实就业单位的,可以延长择业期两年。据高校负责毕业生分配的老师推算,全国会有几万这样的学生,虽然青岛高校去年的就业率很高,但其中不乏临时性和过渡性的工作,相当一部分人也将加入今年的就业大军。
与此同时,就业市场的吸纳能力却没有相应的增长,据市人事部门的统计,我市本科生需求人数为12828,专科生为3208,与本市生源相比,本科生供不应求,而专科生供过于求。但这只是从数字上看,具体到专业差别,供需不平衡矛盾则显得比较突出,如与电子商务或网络有关的专业,昨天的三个招聘会场只有两家此类单位招聘,但前来应聘的学生却数以千计;而一家建筑设计院招6个建筑类毕业生,一天的时间却只有一人应聘。一名学营销的大学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很多单位招聘营销人员,但现在哪个学校没有几百个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呢?工作仍然不好找。
现在就来评价今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似乎为时过早,但大量悲观的预测性的报道在去年10月就开始接踵而来,人们认为高校自1999年大幅度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将在2003年毕业,所以2003年将是第一个毕业生高峰年,也是就业高压年。对于学生们来说,人才市场汹涌的人流和用人单位案头上一堆堆的求职简历,似乎在印证着这种不乐观,的确,找工作对他们来说已成为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记者:赵笛)
|